您的位置 首页 星座趣味

精彩评论知乎特点是什么_知乎上都是一群什么人

知乎特点是什么 这是半***的第459篇 1据说,问答社区知乎的线上系统是2010年12月20日凌晨3点19分20秒开始运转的,这应该是知乎最为准确的生日。这个说法 于周源在2011年2月15日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那时离知乎开始…

知乎特点是什么

知乎特点是什么,知乎上都是一群什么人知乎特点是什么,知乎上都是一群什么人

这是半***的第459篇

1

据说,问答社区知乎的线上系统是2010年12月20日凌晨3点19分20秒开始运转的,这应该是知乎最为准确的生日。

这个说法 于周源在2011年2月15日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那时离知乎开始公测还不到一个月,新用户还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很多人听说了这个新社区,但苦于难求。

当时各大门户 都在做自己的微博,短内容分享才是互联 社区的大方向,至于以问答为核心的知乎,还只是一个在圈子里流行的小众社区。

在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引导社区氛围和充实内容,创始团队还得自己度回答问题和输出。

有人做过统计,知乎的四个创始人在知乎成立的头两年(截至到2012年)加起来回答了2345个问题。

他们聊爱情,聊人生观,聊传统书店在互联 冲击下的艰难生存,也聊个人的创业和投资。

一直到注册后,知乎用户数暴涨,社区内容也日渐丰富,他们回答问题的频率才下滑了起来。

更多原生用户和创 的回答,成为了知乎的主流。

此时知乎神回复已经有了集锦,谢邀和以上的梗初见雏形。

而随着一系列对的讨论和破圈,加上当事人对企业和高校的评价,乃至各行各业的“劝退学”与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知乎逐渐成为全 更大的观点集散地和媒体取材中心。

但那时还没有人能确信,将来知乎会真正成为全 的内容。

问答社区毕竟是一个没有成熟商业先例的事物。

据说2012年的时候,周源曾经问过团队成员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是想做一个服务少数用户的产品,还是一个服务大众用户的产品。

在知乎的编年史上(如果有这部史的话),这个问题大概是决定路线的关键问题。

大多数成员选择了面向大众。

于是知乎开始注册,拓展内容,寻求商业化。

用户数也从40万到400万,再到破亿。

而到了前两天周源在知乎的十周年大会上做演讲的时候,知乎已经完成了用户超过两亿,月活跃付费用户超过250万。

周源在演讲里说,截至2022 年12月,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四千四百万条,总回答数超过两亿四千万条。

每一天,知乎都会新增超过2000万条创作和互动。

十年前那个甚至还需要创始人自己输出的时代确实有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但也确实成为了过去式。

今天的知乎,有动漫、脑洞、校园、等十多个内容板块,也引入了大量 外创 和明星名人用户。

十年来,无论是内容还是社区,知乎确实改变了很多。

有值得欣慰的,也人遗憾的,但一切似乎都可以理解。

每个用户对知乎的改变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但在这些看法之外,也会有一个共识:

不管对外怎么说,大家心底其实都希望知乎活着。

知乎回应了这种期待,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挺好。

不管为此是不是放弃了一些坚持,不管是不是向生存有所妥协,但至少在它的第十年,知乎仍然让人有新鲜感,仍然每天都有鲜活的文字在诞生。

这就已经很好。

2

知乎有一个特点,不管你是还是大V,你写的回答都有可能被看见,并且得到反馈。

所以它很适合成为文字创 的之一 。

创作的起点是什么,是有人看你的作品,并且给出反馈。

正面反馈可以激发你的写作动力,即使是负面反馈,即使读者觉得你写得不通,但只要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至少也可以成为你修改和进步的方向。

对于那些本身就和文字打交道的用户来说,知乎或许是锦上添花,但并不是雪中送炭,也谈不上创作的起点。

从创作启蒙的角度来说,在知乎上受益更大的倒不是那些本来就写东西的人,而是更广大的缺少训练和经验的。

比如创始人周源,在创立知乎前他就是一个记者,有稳定的文字输出能力,不管有没有知乎,他写的东西都有人看。

但是大多数知乎用户,在上知乎之前,他们写的东西基本上是没人看的。

没人看,倒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没有被发现的机会。

在现实中,传统媒体的投稿被认为是严肃且困难的,普通人很少有在纸媒上发表作品的机会。

而在当时的互联 上,流量又大多被大V和明星聚拢,你可以写,但没有人看,更没有人给你反馈。

举个例子,知乎上线时被视为互联 内容主流的是微博,各家微博都在主推明星和名人的,也由此带来了大量跟随而来的粉丝和新用户。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样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流量更便宜更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再后来的互联 企业就只能靠撒钱来买流量了。

但对于一个内容来说,流量以人为导向,必然会形成话语权的马太效应。

在这样的社区里,只有极少数人发出的声音能被听到,其他人只能共享大V们的评论区,就连评论区的热评,都被固定的抢热评瓜分。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就没有人关心你的想法和经历,也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把你的文字推送给有可能感兴趣的人。

知乎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在知乎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期,新用户或是被 传的知乎神回复吸引来的,或是因为搜索问题的时候,通过搜索引擎的高序列结果导入的,或是在其他地方看了知乎上的某个回答,转辗找来的。

这些用户的共性就是,吸引他们的是具体的、有意思或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追逐某个人而来。

用户固然可以 其他用户,但这种 并不算“粉”,而更类似于订阅。

我会 你,但不代表无条件崇拜你,你的回答如果我不认可,我一样不会点赞甚至会点反对,还有可能专门写个回答反驳你——实名反对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用户对所谓的大V和权威没有盲目崇拜,也就意味着对“小透明”和不会无端歧视。

即使你是“小透明”又如何?即使你的粉丝只有个位数,即使你的初始曝光比不上大V,但是至少在具体的某个问题下面,如果你答得更好,那你就有可能大量点赞,甚至排序在所有大V前面。

而且在那些专业的、独特的问题和领域,小透明有时能写出更好的回答。

大V也有知识范围所限的局限性,也有他们答不上来的问题。

如果是问当和尚是什么体验,一个几十万粉的大V再妙笔生花,写出来的回答也一定比不上一个没有什么粉丝,文笔限于白描,但是真的当过和尚的普通用户。

在知乎,点赞是对内容的投票,而不是对人的投票。

从社区的流量分配机制来看,知乎的内容虽然是以回答的形式展现的,但这些回答的流量 ,却大半是以问题为入口。

换句话说,会点进这个问题的用户,本身就是经过了一层筛选的,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是为了看某个人,而是真的冲着这个问题而来。

所以不管你是大V还是小透明,只要能解答这个问题,就有人愿意看。

有流量和曝光,就有了创 最初的动力。

就好像2022年11月11日的时候,有个叫半***的胖子在知乎刷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线,他偶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哪些书的结尾语让人印象深刻?”

他随手写下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结尾:

我爱你,时间没什么了不起。

这个回答让他拿到了一百多个赞。

在早期的知乎,百赞回答就算是高赞,千赞回答几乎是当日最热门的问题才享有的待遇,就连创始人亲自写的回答也不是各个都能过千赞。

而在当时,半***这个号还没有任何一个粉丝。

这一百多个赞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享受和创作激励。

那时候流量还不是人人都在讨论的词语,数据的大小还没那么重要。

他在意赞数,但更在意每一个赞同背后所代表的, 一个陌生人的认可。

他会每隔一会就刷新一下界面,看一眼赞数的增长,还会点开通知界面,一个个点进去那些给他点赞的人的,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和他英雄所见略同。

再后来,知乎就多了一个每天水回答的创 ,到了2022 年的今天,他的下面现存有1249个回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大量匿名和已 的回答。

和半***一样,还有许多因为偶然写下的回答和收获的点赞,开始习惯于在知乎上创作。

被看见,本来就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需求。

3

一个创 在知乎输入和输出内容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曝光、得到反馈、汲取新知三个阶段。

当答主写下一个回答后,除了 他的用户可能会收到推送以外,还会有一批并没有 他的用户以问题为入口看到他的内容。

如果是对问题本身不感兴趣的用户,可能看完了就会去看其他内容,不一定会加以思考和反馈。

但这些从问题而来的用户,大概率是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

这就引发了第二个阶段的发生:

不管他们是赞同这个答主的看法,还是反对这个答主的观点,都会倾向于在评论区表达出来,或者至少用点赞和反对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果说评论是对内容的一级反馈,那么回答得到的点赞数量和在问题下面的排序,就是对内容的二级反馈。

通过评论,创 可以直观感受到具体的某个读者对内容的细致看法,而通过对点赞和排序进行分析,创 还可以察觉出宏观上大部分读者的情感倾向。

如果点赞数高并且排序高,说明认同这个回答的人很多,并且基本上没有过多争议。

如果点赞数高但排序较低,就说明这个回答的争议很大,点赞和点反对的人一样多。

你是想客观中立的观点,还是想做一个情绪激烈的输出者,都可以根据这些反馈来修正下一次的内容。

这些宏观的反馈,读者不一定会直接说出来,却会在点赞和排序中得到展现。

而且由于问题对相关信息的吸引和集群,在同问题下面的其他回答,也会提供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资料。

即使是和你的观点完全相左的回答,也不见得毫无价值。

阅读其他人的回答,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进化的契机,进而推动你的下一次的输出。

然后创 再继续重复这个曝光——得到反馈——汲取新知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4

任台走到后面,一定会面临如何商业化的问题。

从道理上来说,商业化是天经地义,做企业又不是做,任何公司的根源诉求都是盈利。

内容创 同样需要商业化,拿赞很有,和评论互动很有趣,但内容的输入和输出终究是一个体力活,是需要付出劳动的。

稳定且度的劳动,必然需要合理的报酬来维持,用爱发电很好听,但确实不好使。

但商业化也是一柄剑。

如果因为商业化干预了内容倾向,会被老用户骂。

如果只是挨骂,其实还算是运气好的情况。

运气不好的情况,是想商业化却走不通,即使愿意牺牲内容调性,都没有机会牺牲。

现在的问题是,既要对用户负责,也要活下去,这条路很窄,也很不好走。

同为内容,微博的出路早已有国外的推特跑通了,但问答社区的路要怎么走,怎么去做商业化和变现,这一点就连Quora也没有鼓捣清楚。

知乎对商业化的试探,一开始是非常不成熟的。

说好听一点,就是莽,一头莽进了知识付费的深坑。

问题是,既然此前没有任台跑通过纯粹知识付费的,是不是有可能知识付费在当下这个互联 环境本就行不通。

知乎没有去考虑这种可能性,也可能考虑了但并不在乎,依然非常愣头青地坚持了下去,倾整个之力去充实产品和内容。

从商业的角度,这种坚持很傻。

但是从内容调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很傻的坚持,或许才是长远来看对更有利的。

目前知乎的商业已经形成了以、内容付费、好物推荐为核心的多轨制,以后或许还有更多轨道架设出来,而对于个人创 而言,知乎也给出了合理的变现渠道。

在知乎十周年的新知大会上,周源给了一个数据:

目前知乎有100位创 ,通过知乎的月收入超过十万元;

有1000位创 ,在知乎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这个数字难以说多么高,但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要讲奇迹,知乎当然也有很多商业奇迹。

知乎的故事回答,有可能被改编成IP。

2022 年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起源于马伯庸的一篇回答;

同样是2022 年,知乎用户梦娃写的回答《宫墙柳》,也同时卖出了出版和改编权。

知乎用户蓝人写的一篇推荐智能电视的 ,仅这一篇 ,便创造了五千万的带货总额。

但奇迹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份收益是普惠并且稳定的,并非只能由少数个人享有,也不是时有时无的。

要留住创 ,靠的不是少数赚了大钱的奇迹,而是一个普惠的收益体系。

不在于数字高低,而在于可持续性,以及人群。

5

知乎在互联 上,输出过很多梗。

“认真你就赢了”,这是其中一个破圈的梗。

某种意义上,这确实是一种很傻的价值观,但也是一种很珍贵的价值观。

无论是努力维护点赞的严肃性,还是尽可能向新用户传递认真讨论和内容为先的价值观,在当前互联 的讨论环境里,这些都可以说是知乎特色。

刚开始,这还只是一个小众社区的自净。

但当知乎用户的数量开始以亿为单位的时候,这种风气便输出到了整个中文互联 。

也许大多数时候大家调侃的都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但有一说一,论及中文讨论的深度与广度,知乎仍然是天花板。

只要有那么一刹那,人们在互联 上讨论的时候,能因为知乎的影响,而稍有一些克制和冷静,能多一些深度。

那么知乎这十年,或许就可以说一声“功不唐捐”。

以上就是与知乎特点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知乎的分享。看完知乎上都是一群什么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辰基尔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ensogou.duolatom.com/103264.html

作者: 耳机迷

返回顶部